|
短视频“流量至上”不可取网络短视频因网而生、因网而兴,必然要遵从网络传播的规律与特性。流量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没有流量,短视频作品就难以得到传播,创作者的付出就得不到满意的回报,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无法得到激励。但如果过度追求流量,对流量与质量的关系理解产生偏差,奉行所谓的“流量至上”论,甚至不惜采取违规乃至违法的方式博取流量,这则是本末倒置,不利于短视频产业的健康发展。 网络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要实现其价值,自然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而一旦彻底被经济效益捆绑,就会陷于资本的逻辑,在文艺创作的正确道路上渐行渐远。纵观各类低质量的网络短视频,有的胡乱编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有的夸张滤镜、妆容奇异、忸怩作态;有的追求“颜值即正义”“三观跟着五官跑”;有的沉迷于用突破常规的方式博眼球、博出位等等。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根本上都是因为创作导向出现偏差,在赚取流量上倾向于走形式化、表面化、功利化的路子,导致流量稀释了质量。 质量是网络短视频的生命线。走捷径赚取的流量可以帮助网络短视频获得短暂的“野蛮生长”,但并不能支持其获得健康且长远的发展。盲目追求流量,消耗的反而是短视频的生命力。既然是文化产品,网络短视频也理当遵守文艺产品的创作导向与成长规律,降低对流量的刻意追逐,专注于质量的提升,通过打造高质量的优秀短视频作品来吸引用户关注、增强受众黏性。从长远来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惟有拥有内容优势,用创新创意精雕细琢出来的短视频产品,才能赢得发展优势,能够刷新经典、重塑经典乃至创造经典的创作者,才有实力立身于浪潮之上。 网络短视频既要顺应网络传播的规律与趋势,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要立足于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创作出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激励人的精品佳作,让广大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发布时间:2021-11-15 23:18:14 来源:中国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