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网络文明传播 >> 红色主旋律大片“吸粉”非偶然
详细内容

红色主旋律大片“吸粉”非偶然

  年轻人爱看红色主旋律大片,一方面,他们文化知识丰富,认知富有个性,对于电影质量都有自己的评判;另一方面,这些年,红色主旋律大片,创作尊重历史,塑造的红色人物更是立体鲜活。因此,年轻人成为他们的“粉丝”是水到渠成的事。

  每个人心中对于电影都有一杆秤,什么是好电影,年轻人更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些红色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大家都不是第一次认识,早已经从教科书、红色经典中有了深入了解,有些故事他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走进这些影片,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观赏一部电影那么简单,更是他们自觉将此作为接受家国情感熏陶的载体。所以,一些精深的主题表达、精湛的艺术表现、精良的技术制作的主旋律大片,赢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就不在话下。

  优秀的红色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用心动情制作的结果。电影靠什么吸引观众、感动观众?选题立意制作都必须精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主旋律”等关键词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论坛上被高频提及,充分说明了中国红色主旋律电影同样走在精品化的路上,并没有因为题材热而忽略对电影制作的精益求精,这也是赢得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原因之一。

  英雄人物接地气,自然让电影更好地聚人气。红色电影里很多角色也是普通人,但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的奉献精神使得他们成为人民心中伟大的人。纵观近年来红色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方式,越来越多的影片将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感受、经历有机结合,无论《1921》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全景式再现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在革命道路上的壮举,还是《我和我的祖国》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折射整个大时代的变化,还有《金刚川》展现了炮火下“最可爱的人”的群像力量……多一些这样红色主旋律电影,观众怎能不喜欢、不追崇?

  让一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红色经典,更好地成为“新主流大片”,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是重中之重。不管技术如何迭代,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初心不能变,只有将电影创作的初心使命牢牢锁定,才能更好为时代、为人民而创作。电影制作人更要弄清楚,红色主旋律电影中的人物不是神,只有走进人物内心,红色主旋律电影才能更好征服观众、震撼观众。


 

发布时间:2021-06-24 19:03:44 来源:中国文明网

地址:忻州市忻府区长征西街6号   邮政编码:034000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