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呼秀珍:五十二年教书育人 三尺讲台耕心种德11月7日,我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今天站在这里作大会发言,十分激动,无限感恩。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做了应该做的事,却得到社会广泛赞誉,深感做得很不够。 我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父亲是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了入党,我先后写了9份入党申请书,苦苦等待了23年。其中有过痛苦、有过委屈、有过困惑、有过挣扎,是父亲坚定的政治信念让我选择了坚持,终于在41岁入了党。来之不易则倍加珍惜,我下定决心:要用一生的努力乃至生命,珍惜和捍卫“共产党员”这个神圣称号,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党无限深厚的感情啊! 我是一名教师,想方设法教好书、育好人,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是我的本职工作。怎样才能做好呢?关键是爱,要真正做到:爱学生,一个不放弃;爱课堂,舍得下功夫。学生李鹏,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视力仅有0.01。初中三年里,我为他安排最好的座位,认真批改他的每一份作业,为他组织了12人的学帮小组,给他讲了许多身残志坚青少年的故事,让他从小树理想、懂感恩、勤学习、爱劳动。现在,他是一名社区按摩医生,关爱着每一个病人。如今,在我校《春华》文学社里,我又悉心指导李鹏的儿子写作,教他朗读,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1篇,并获“全校朗读者大赛”二等奖。教育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园丁勤耕耘,桃李满天下! 从教52年,按3年一届的轮回,我教过的学生有十几届、数千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汇聚起来,则如大海奔腾,势不可挡;他们分散开来,则如涓涓细流,润泽一方。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财富和精神支柱。平时,无论是一封书信、一张贺卡、一条短信,还是一个电话,都传递着对我的牵挂。我就是这样,既教书,又育人,用不懈努力转变了一个个差班,用辛劳和慈爱,换来同学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就是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党,爱岗就是爱国,爱岗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就是在平凡岗位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从教52年,我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放弃过一个调皮学生,没有收过学生一分钱的补课费。52年间,不可能不生病,不可能没有事,只是我把工作看得重,而把其他事情都放在了寒暑假、节假日。 1985年冬天临近寒假,我要写工作总结,要统计考试成绩,要给全班54个学生写评语,还要代表学校参加咸阳市教学比赛。而就在这时,我爱人因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并感染,大女儿面临小升初考试,我便让9岁的小女儿请假去医院照顾她爸爸。我告诉她,耽误你一个人的课,妈抽空能给你补,但赛教妈妈不能不去,班上那么多工作不能不做,你姐姐也不能耽误,你不去咋办?女儿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尽管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地去医院陪护了3天。一位记者就这件事问我:现在都提倡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爱人住院你不管,还让9岁的孩子去承担她本不该承担的事,你是怎么想的?我说:我不是不管,是没有办法管,所有事赶到一起,我只能选最重要的,这就是我的工作态度。 1999年,我到了退休年龄。因为这一年咸阳市委、市政府及省教育厅作出向我学习的决定,组织上便让我推迟3年退休。2002年,58岁的我在办退休手续时,正带着初三毕业班,学校就又返聘了我,一干就是15年。虽然是返聘,但我工作的脚步一天也没有停歇。每天早上7点半、中午2点半前按时签到,从不迟到、早退,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八小时坐班,不懒散、不懈怠,从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我养成的守时、认真、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也给其他老师树立了榜样。在繁忙的学校工作之外,我从1999年开始,应邀在全省各地讲师德报告、班主任工作报告、家庭教育报告、道德大讲堂、红领巾大讲堂等共计940场,不包含今年已讲的98场。不论邀请我的单位大小、不论听众多少、不论省内省外,我都不怕山高路远、不讲条件、不计报酬,真情讲述,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2013年、2015年,我两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参加了两次颁奖典礼,深受教育。今年的表彰会,又让我充满感动:93岁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30年没回家;以命换命,舍己救人,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救援的27岁消防战士杨科璋……他们的大贡献、大牺牲、大境界都震撼着我的心灵,和他们相比,我所做的事那么平凡、那么微不足道。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要更加努力工作,虔诚勤勉,爱心滋润育桃李,红烛燃尽始方休! 全国道德模范是党和国家在道德领域授予公民的最高荣誉,我们所有道德模范应当深深感谢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我今年虽然73岁了,但我将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这份荣誉,在平凡岗位上勤奋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