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好人”刘长龙:做保障房社区的好管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从天津工艺美校毕业后,进入了乡政府文化站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不甘于现状的我辞去“铁饭碗”开始出去闯荡。我曾经搬过砖,开过印刷店,接手过饭馆,捣腾过材料,做过厂长,也经历过合伙人跑路,有过日进斗金的时候,也有欠债还钱的日子。但是就是在人生低谷的时期,我也坚信自己做人做事的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波一波地席卷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十年前物业管理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事业,我看准商机,创立了景龙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十年弹指一挥间,我把景龙的名字装进了千家万户百姓的心里。 创业初期,我接手的社区基本上是保障房小区,并且都是处于无物业管理状态,环境脏乱差,违建随处可见,垃圾杂草成堆,我通过先行垫资方法首先解决保障房最突出的电梯维修问题和屋漏问题,使矛盾从尖锐期过渡到平稳期。在2012年至2015年,我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拆除社区内违章建筑、乱圈乱占1000余处,清除社区卫生死角2000余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就在工作强度最大的2014年,我病倒了,严重的劳累使得我左肾积水严重组织坏死,最终只能做手术摘除。我出院之后一个星期,就投入到了工作中去。2015年,我爱人患癌症,手术后化疗近一年时间,我每天坚持到医院照顾,但不忘社区管理。2018年,我第三次犯了胰腺炎,住院一个星期后,我就又每天都到社区里巡视环境、探听民意,进而安排社区物业工作。 长期的社区物业工作,让我养成了每天六点来到社区的习惯,十年如一日未曾改变。在和社区百姓聊天中,我了解物业公司还有哪方面不足需要改进,倾听来自百姓最直接的心声,掌握第一手资料。连续5年我所掌管的社区物业费缴费率均在90%以上。我爱花爱树,社区居民同时受益,每个社区每年都会增种各种绿植1万株,如今我所管辖的所有社区都从寸草不生到现如今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天然氧吧,绿化率均能达到40%以上。 我把毕生的书画爱好和打造社区人文景观相结合,经我亲手改造的社区处处彰显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一居一品,每个社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天津市北辰区瑞益园社区,步入社区,十步闻花香,百步赏美景,三年的改造建成“七园两室一馆一广场”的格局,先后并且被评为天津市美丽社区、天津市文明社区、天津市绿色社区等多项市区级荣誉称号。 2015年,我因工作突出,被评为天津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很多人也曾向我讨教成功的秘诀,要我说,那就是持之以恒心,爱岗敬业,关注业主;心怀感恩心,回馈他人。我总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社区的居民,社区居民家中有难我责无旁贷。”众所周知,保障房很多都是低收入困难户,我所管辖的社区年均为残疾人家庭、五保户家庭、特困家庭、失独家庭减免物业费用近200余万元。另外,我为残疾人、下岗工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近100余个。我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2015年8月12日,塘沽发生危化品爆炸事故之后,当时我作为清华大学总裁研究生班班长,主动牵头清华大学全体研究生总裁学习班成员,为牺牲的消防战士家属组织募捐,仅仅一个晚上筹集善款近100余万元,我个人捐赠10万元。在得知社区失独家庭武大爷病重住院后,我马上送去1万元慰问金。另外,我还为社区残疾人购买电动轮椅、为瘫痪在床的病人购买电动床、为社区困难人群减免物业费等等。帮助别人的过程,我也体会到了做人的价值和快乐。 我把“互联网+物业”充分应用到社区管理中,让社区居民享受数字时代的累累硕果,在2016年,我所管辖的北辰区瑞景街瑞益园社区建成天津市第一家将无线Wifi全覆盖社区。2017年,我注册了11个软件专利,旗下的科技公司理邻-微社区服务,又为居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我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劲头,感动了社区的居民,我所管理的社区居民逢人便说:“这样的小区哪舍得搬?”(作者:刘长龙) (刘长龙,男,1963年5月20日出生,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清华大学总裁研究生学历,现任华盛元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一级美术师、北辰区政协常委等职务。他负责多个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工作,不管天气如何每天都要到所管社区巡查,主动了解社区困难人群和居民反映的事项,倾听群众的心声,为困难人群减免物业费,提供就业岗位,并给特殊困难人群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给残疾人家庭送去轮椅等必需品,自接手瑞益园社区以后,更是创新思维,倾力打造,把垃圾成推、违建成群的瑞益园社区打造成是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花园式社区,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北辰区博爱之星、北辰区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但是在众多的称号中,他最喜爱的还是“保障房社区的好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