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联欢活动现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重庆车务段荣昌站车站值班员徐前凯受邀前往天安门广场,与全国各界代表共同见证了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和联欢活动的盛大场景。

军旅生涯练就过硬品格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凯哥的身上透着一股韧劲,也正是这股劲,铸就了他的英雄壮举。”荣昌站很多职工这样评价徐前凯。在这里,徐前凯是焦点人物,更是大家心中的榜样。
2008年9月,徐前凯从部队退役后来到铁路。两年的部队生活不仅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更锤炼了他过硬的品格。对将要面对的挑战,徐前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小徐是我带过最勤奋、最好学的车站值班员。”在荣昌站工作了33年的副站长柏英这样评价徐前凯。
自知铁路知识薄弱,徐前凯便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仅用了3年时间就从普通的连结员成长为车站值班员,那时的他年仅28岁。28岁就成为车站值班员,这在荣昌站并不多见,徐前凯能在工作中迅速成长,与他在部队中锤炼出的不服输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分不开。
舍身救人恪守青春誓言
柏英是徐前凯舍身救人的目击者。回忆起两年前的那一幕,他记忆犹新。徐前凯本是车站值班员,不用去现场作业。“因为当时调车作业人手不够,到达的货物列车又亟待拆编,小徐就主动承担了调车任务。”柏英说。
2017年7月6日,徐前凯侧挂在车厢旁,指挥列车前进。列车大约行进到车站联络线道岔处时,他突然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正准备横穿股道。徐前凯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指令,随即向老人大声呼喊:“快走开,快走开!”此时,列车距离老人只有10米左右。顾不上思考,徐前凯纵身一跃,一个箭步冲入道心,拽住老人的手臂往股道外拉。
突如其来的拖拽让老人本能地想要挣脱。虽然已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但在惯性的作用下,列车仍然向老人方向继续滑行。5米、3米、1米……眼看车子向老人开来,徐前凯一把将老人推出了道心。老人得救了,但徐前凯的右腿却来不及抽回,被车轮碾过……
目睹一切的柏英和同事快速跑到现场,他一边通知车站值班员李胜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照顾受伤的徐前凯。
“柏师傅,帮我给妈妈打个电话,就说我受伤了。”这是徐前凯见到柏英后说的第一句话。
在医院,徐前凯接受了右腿高位截肢手术。手术后,他望着守候一旁的母亲,轻轻道了一声:“妈妈,对不起!”
“做这件事没有遗憾和后悔。”当得知获救老人并无大碍后,徐前凯平静地说。
徐前凯救人并非偶然。早在2012年6月,徐前凯就曾挽救过一名老人的生命,并受到了嘉奖。
为了早一天重新站立,手术后10天,徐前凯躺在床上就举起了哑铃,开始练习手部力量。手术后18天,徐前凯在父亲的搀扶下,拄着拐杖开始试着走路。
每天的康复训练都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但他像从前一样坚强勇敢、阳光乐观。2017年11月7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一副义肢支撑着徐前凯实现了自主站立——没有拐杖、没有搀扶。

凯歌奏响英雄使命在肩
“宋哥,我这身衣服怎么样?那可是在京西宾馆熨烫的哦!”在车站办公室,徐前凯打趣地向同事展示着自己的制服和胸前佩挂的那枚闪耀夺目的“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金色勋章。
这次去北京,妻子余光敏全程陪同,徐前凯十分感谢这位陪伴自己走过艰难时期的幕后英雄。在负伤前,徐前凯就和余光敏认识,那时双方已互有好感。在得知徐前凯负伤后,余光敏立即赶到重庆陪伴左右。徐前凯心中明白余光敏的想法,但为了不拖累这个好姑娘,多次拒绝了她。倔强的余光敏执意留在徐前凯身边,不分昼夜地照顾,终于打消了他的疑虑。2018年8月17日,徐前凯迎来了人生大喜的日子——他和余光敏登记结婚了。
能到北京领奖,还能在现场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徐前凯既紧张又兴奋。他目前使用的义肢与腿部尚需磨合,行走后容易出汗,经常出现义肢连接松动、皮肤过敏等问题,义肢需要反复调校、擦拭,有时甚至要把义肢卸下后重新整理。因此,他需要提早起床洗漱准备,妻子给了他很多温暖和鼓励。
“作为一名铁路人,看见‘复兴号’彩车从身边驶过,自己热血澎湃。”徐前凯说。这次进京参加全国道德模范颁奖、观看国庆庆典,让徐前凯对国家荣誉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面对未来的生活,徐前凯承担的不单是荣誉,还有使命。除了要继续传播弘扬模范精神外,他希望尽快完成康复训练,回归平常生活。“如今新房已经完成装修,宝宝也半岁了。未来的路还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继续前行,只不过我走得慢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