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州“邮政绿”好人,她一做就是17年说起忻州“邮政绿”,相信大家都会联想到邮政信件、邮政物流、邮政金融。的确,你我信息在绿色中通达,社会文明在绿色中传播,经济发展在绿色中推进!“邮政绿”从函、包、汇、发“老四样”发展成为邮务类、速递物流类、金融类“三驾马车”齐驱并进。“邮政绿”给我们带来如此的便捷,是因为有这么一群默默付出的忻州“邮政绿”好人。 在忻州市邮政绿发展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平凡而不平庸、尽责尽力的“邮政绿”好人。身着邮政绿色制服的芦爱英就是其中之一。她每天早早地来到了邮政局,认真整理着当天要派送的信件、报刊、邮包,把整理好的放进电摩车上邮件专用袋子后,骑上电摩车从邮局出发了,一天的工作模式就此开启。 2000年7月,芦爱英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成为忻州邮政局的一名投递员。十七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坚守着岗位,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邮政绿”。十七年间,她走遍了市区的每条街道,熟悉了城市的每个角落,记住了无数个客户的地址门牌。同时也收获了客户的信任和赞美。她在普通平凡的岗位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但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和对工作的敬业,却谱写了一篇篇美丽的篇章,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形容战乱年代一封家信的极其珍贵和邮件员的极其重要。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成了人们主要的通信工具。但还有一部分人对读报,写信情有独钟。当我把散发着墨香的报刊,书信送到客户手中,看到他们迫不及待读着报纸,看着书信。我心中是满满的幸福,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荣誉感。”芦爱英说。 作为一名劳务工邮递员,芦爱英时刻以《投递员岗位职责》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努力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邮政服务。芦爱英平凡的敬业故事,传递给我们的都是正能量,故事平凡却催人奋进,事情虽小但足以令人感动。为了深入了解芦爱英的工作情况,笔者跟随她进入了工作的真实场景。当我随同她进入忻州市的一家社区时,所到之处人们都争着与她热情地打招呼。一位年愈七旬的大妈说起投递员芦爱英:“这个芦姑娘真好,由于俺在六楼住,出入不便,她经常给俺买米、买面。俺家的日常用品都是她给代购的”。“对,对,对,俺们就是信任她!我们几家的退休工资都是她帮着给存的,她存到邮局俺们放心!”一旁的居民插说道。 十七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不知投递了多少邮件,从未叫苦叫累。十七年来,认真做好每一封封信、每一个包裹、每一张汇款单、每一件农资的接发、投递工作,从来没有出现漏接、丢失、损毁、等差错。十七年来,她曾帮过军嫂接送过孩子,她陪残疾老人看过病,为邻里纠纷解过围,为迷茫青年解过困……芦爱英就是这么一位热爱本职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新时代的邮政楷模!十七年来,用她的话说,“我努力工作一不为得表扬,二不为拿奖金,只为了肩上的这份责任和担当。” 我们相信,这就是爱的奉献,这就是对爱心的最好诠释。好人有好报,愿好人一生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