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好人”沙万里奖励忻州一中15名考取清华北大学子8月3日上午忻州市第一中学在行政楼六楼会议室举行了“沙万里奖学金发放仪式”。忻州本土产生的“中国好人”,十九大全国党代表、山西省十一届党代表、繁峙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沙万里奖励今年忻州一中15名考取清华北大学子,每人5000元。忻州一中校长陈培器代表学校向沙万里颁赠了荣誉牌匾。 忻州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魏广才对沙万里先生表达了高度赞扬。“沙万里先生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几十年坚持捐资助人,金额高达三千万,真正做到了不忘共产党人初心,大爱无疆,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同时,魏广才指出,教书育人,育人尤为重要。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向沙万里学习,打造完美人生,回报社会,做一个大写的人。 忻州一中副校长李殿寿主持当日的奖学金发放仪式,参会嘉宾有忻州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魏广才、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永平、忻州一中校长陈培器及其他校领导、政教干部、忻州一中两校区毕业年级主任以及十五位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 在奖学金发放仪式上,沙万里表示,这虽然是他第一次来忻州一中进行捐助,但今后的每一年,万里基金会都将对忻州一中考取清华、北大的学子们进行捐助。他说:“忻州一中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为全市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希望忻州今后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这十五位学生很不容易,是忻一中的佼佼者,祝愿他们到北京后好好学习,为母校、为家乡争光!。” 今年5月19日,64岁的“中国好人”,忻州市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民沙万里,现在担任山西省繁峙县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经理、党支部书记携儿孙来到忻州一中,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在奋斗中实现人生梦想,在拼搏中成就事业华章的感受和体会。并与忻州一中达成建立“万里基金会”意向。 “二青会”火炬手、 团十八大代表、今年考取清华大学的闫安同学对沙万里先生的捐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她代表十五位学子承诺:不会忘记、不会辜负沙先生的期待和鼓励,努力求学,将自己培养成才,更会学习沙先生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精神品质,为忻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忻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永平认为:这件事情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倡导了一种社会风尚,引领了孩子们成为健康、爱读书的人。以这十五名考取最高学府的学子为榜样,希望全市能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良好风尚。他希望十五名学子不论走到哪里都像火种一样,倡导新风尚,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忻州一中校长陈培器对沙万里先生的捐助表示了感谢,他希望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有家国情怀,弘扬忻中精神,能够学有所成。副校长李殿寿在仪式上希望各位同学牢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教诲,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学习做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做一个有爱心、诚实有信、奋发有为的人,心系母校,心系家乡,回报社会。 此前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沙万里曾经给2000多忻州一中学子做报告时讲到 “我出身于贫困家庭,读初中时因为交不起5元钱的学杂费被迫辍学,站在学校门口,泪眼模糊、无限眷恋地告别了课堂和朝夕相伴的书本,步入社会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少年时的际遇使我深深感受到,能够在求知学习的年龄不受家庭条件制约、不为一日三餐发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从1984年第一次为繁峙县北城街小学盖学校捐款3000元开始,我捐资助教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歇过。“历年来,我为振兴繁峙县教育事业改扩建中小学30余所,建起了9所希望小学,累计为兴学助教、扶助贫困学生捐款1380万元;为救灾助残等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600余万元;为光彩事业先后垫资8000多万元。”“老伴跟了我几十年,至今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一件首饰。儿子、女儿上大学,一个月除了500元的生活费,再没有一分零花钱。” (陈晓平 杨恬) |